本行致力营造和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工作环境与多元化的员工团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人力资源政策中遵守平等公正的原则,保障员工的合法权利。
人才引进方面
本行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保障员工休息休假、参与工会等权利;在董事长的监督领导下,本行遵循《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全球契约》《联合国工商企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等各类人权保障国际公约,深入贯彻多元与包容的理念,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避免形成性别、年龄、民族、家庭状况、宗教、性取向、社会、出身等方面的歧视,尊重每位员工的意愿和偏好,助力员工实现职业理想和个人抱负。同时,本行坚持从五湖四海引进人才,在保障人才多元化的基础上积极破除地域壁垒,充分结合境内外分支机构用人需求与本地产业优势,实行动态适配型人才引进机制,避免人才选拔的地域偏见。本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与每一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雇用童工、强迫或强制劳动的情况。
本行构建以校园招聘为主、社会招聘为辅的人员引进模式,通过实习生招聘、校企联合培养等模式强化人才储备,利用公开招聘、猎头推荐、内部推荐等渠道拓宽人才来源,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报告期内,本行组织开展“雏雁”计划实习生项目、第三届数字兴业科技挑战赛,有序推进2025全行统一校园招聘。同时,关注性别、年龄、地域、专业背景等多方面的多元化,加快队伍年轻化建设,打造多元、包容的人员队伍。
本行在招聘过程中不仅仅面向经济、金融等管理学科背景的人员,亦扩大人才的选拔范围,欢迎理工科、文科和艺术等多元化学科背景的人才加入,全面构建多渠道、多学科、交叉教育背景的多元化人员招聘引进模式。2024年,本行共接收实习生近2,000人,组织招聘会近290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深圳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大学开展合作,组织校企开放日、人才福建周等专项活动,打造就业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动人才专项培养,全年共计新引进人员6,800余人,其中女性占比约50%。外籍员工及少数民族员工数量及其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已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2024年少数民族员工占比已达4.58%。近三年引入东南亚籍员工13名、台籍员工15名。
人才发展方面
本行全面推进科技人才万人计划、绿色金融人才万人计划、国际化人才培育计划、财富万人计划、“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投资银行人才倍增计划、“工匠型人才”技能提升计划等七大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人才交流工程,建立“鲲鹏计划”“鸿鹄计划”“海外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总分行、母子间、境内外、东西部、南北方人才的多层次交流力度,让人才接受多方面历练;建立管理和专业双通道发展体系,在管理序列外建立13个专业序列,畅通人才发展通道;适应各行各业一体化增强趋势,打造柔性敏捷组织,打破内部组织边界,让各类人才在重大项目、重要任务中协同攻关,增强跨专业、跨领域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