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行致力于营造高效、平等、包容的职场环境,构建多元、公平、积极的企业文化,努力成为人才交流、合作创新与共同成长的沃土。
人才引进方面
本行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休息休假、参与工会等合法权益;同时,在本行高级管理层的监督指导下,严格遵循《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全球契约》《联合国工商企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等国际公约,避免基于性别、年龄、民族、地域、宗教、性取向、社会背景等因素的歧视,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尊重员工个人意愿与发展规划,支持员工实现职业理想与抱负。
在人才引进方面,本行实施灵活多样的引才策略,同时确保选拔过程公平公正。通过公开招聘、校园招聘、猎头合作、内部推荐、校企联合培养及实习生项目等多元渠道,持续优化团队结构、吸纳多元背景人才。报告期内,本行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实施“雏雁计划”实习生项目,为年轻人才提供实践与成长平台;举办第四届数字兴业科技挑战赛,挖掘创新型技术人才;开展集团2025年统一校园招聘,系统引进毕业生。截至2025年6月,本行女性员工占比达到52%,少数民族及外籍员工的数量和占比稳步提升,团队的多元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开放、协作、可持续的人才生态。
2024至2025年度,本行在人力资源领域屡获殊荣,包括智联招聘“202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全国100强、牛客网“NFuture最佳校招雇主评选”最具社会责任校招雇主、前程无忧“2025年杰出雇主评选”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等。
人才发展方面
本行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壮大数字化、复合型、专业化、高端型、综合化、国际化、工匠型等七型人才队伍,不断完善涵盖资格审核、培训培养、考核认证、持续教育在内的人才全流程培养认证体系。同时,重点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数智化等转型方向,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绿色金融人才两个“万人计划”,建立国际化人才库,着力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促进人才专业能力跃升与组织发展同频共振。
本行实行“管理+专业”双轨发展模式,根据《兴业银行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办法》,在科技、风险、资金、产品、营销、运营支持等六大领域设置专业技术序列,并配套制定相应评审细则,助力广大员工都能沿着清晰、可持续的“专业跑道”加速成长。为进一步打通职业上升通道,本行同步设立“鸿鹄”“鲲鹏”“鸿雁”等人才库,常态化开展南北方、东西部、总分子之间跨地域、跨条线、跨机构交流,让人才在实战交流中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