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荣获人民日报“2023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

4月7日,由人民日报社、生态环境部指导,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联合主办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在论坛上,兴业银行荣获人民日报社颁发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国内最早探索绿色金融的商业银行,兴业银行始终秉持“寓义于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双碳”战略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绿色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典型样本。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63万亿元,近两年增速均超过15%,人民银行口径的绿色贷款余额6370.72亿元,其中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贷款余额1326亿,较年初增长599亿元,增幅82%。

“为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我行将绿色银行作为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一,持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努力提升具有降碳、减排效应的绿色金融业务占比。”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总经理胡斌介绍,该行积极探索推动转型金融,支持碳密集、高环境影响经济活动向低碳和零碳过渡,同时围绕“降碳”与“减污”重点领域,持续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并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碳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到2022年末,兴业银行在减污重点领域绿色金融融资余额为3825亿元,当年新增341亿元;在降碳重点领域,强化与能源、交通、汽车、房地产、传统工业等重点行业的融合发展,绿色金融融资余额为7899亿元,当年新增1362亿元。

围绕服务碳市场建设,兴业银行构建起涵盖降碳系列、减污系列、碳金融系列的绿色金融专业产品体系,积极完善服务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碳金融产品体系的布局,建立涵盖清算结算、撮合交易、质押融资、资产管理的碳金融产品体系。同时,开展绿色金融支持建筑、交通、制造业等领域低碳转型路径研究,引导全行有序开展金融支持经济低碳转型发展。截至去年末,共落地29笔全国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质押配额629.40万吨,质押融资金额4.60亿元。

此外,兴业银行发挥行业研究优势,组建兴业碳金融研究院,以成为中国银行业领先的国家绿色金融智库为目标,重点开展绿色金融、气候变化与环境经济学、能源与产业低碳转型方面研究,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