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9-22来源:财新网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多层次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贷款余额超20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超1.2万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全球前列。
在绿色金融“活水”浇灌下,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增长。
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城轨交通线路突破1万公里,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绿水青山”加速向“金山银山”转化。
作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已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17载,始终秉持“寓义于利”的发展理念,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搭建了完善的绿色金融生态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
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
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纺织业是福建尤溪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尤溪城南工业园,华扬纤纺的工人们正紧张忙碌着。这里正打造从废旧瓶片、废布回收清洗,到涤纶短纤维环保再生纱线的一条龙生产线。
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大力支持尤溪县纺织产业发展,为华扬纤纺批复项目授信3亿元,并以技改贴息贷方式成功落地项目贷款1亿元,专项用于废旧资源再利用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可达年产10万吨涤纶纤维、10万锭智能纺纱,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区,堆积成山的废弃钢铁渣如今有了回收再利用的机会。2022年,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向某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投放7000万元项目前期贷款,该项目以二氧化碳、废弃钢铁渣作为原料参与生产,解决了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堆放的问题,投产后每年还将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
这只是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制造业低碳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业银行发挥绿色金融优势,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宜春市依托丰富的锂矿资源,近年来积极布局“亚洲锂都”产业链建设。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等国内锂电产业链头部企业花落宜春。2021年宜春市碳酸锂产量达8.3万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为全力支持宜春锂电产业链发展,兴业银行为当地某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研发头部企业发放“项目前期贷款”1.2亿元,填补了碳酸锂生产线建设资金缺口;与国内碳酸锂“黑马”企业强化合作,实现股权激励业务在江西省的落地;成功牵头银团贷款,给予宜春某锂业集团信贷支持共计9.92亿元。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兴业银行依托绿色金融先发优势,在与绿色产业核心企业深度合作的同时,将综合化服务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在光伏、风电、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细分行业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带动行业整体快速发展。
某新能源汽车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兴业银行较早与该公司建立了多方位合作关系,商投联动,综合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帮助该企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
同时,兴业银行在零售板块加大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布局;2021年,兴业银行信用卡针对该车企生产的高端新能源汽车限时推出超低优惠手续费服务方案。借助与新能源汽车合作契机,兴业银行还打造了信用卡“绿色出行”立体版图,在低碳骑行、公共交通、活力运动等方面实现多点开花,引导消费者养成低碳环保生活习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聚焦降碳重点领域,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政策重心经从减污转向降碳,兴业银行在降碳领域重点发力,大力服务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低碳行业发展,同时,积极支持煤电、钢铁、建筑、建材等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驾护航。
松嫩平原的盐碱地、天然牧草地上,风电机组星罗棋布。立足于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战略部署,兴业银行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重点领域,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制专属绿色融资方案,为吉林省某风电场建设项目投放资金1500万元,全力支持绿色新能源风电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年节约标准煤23.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近70万吨。
同时,兴业银行积极构建东西协作机制,部署推动西部分行把握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机遇,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将西部的土地资源、绿色能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截至2022年末,西部风光大基地建设相关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088亿元,较年初增长219亿元,实现业务结构的显著调整优化。
在广袤的荒漠化土地和戈壁滩上,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面建成,依托丰富的光照资源,打造千亿光伏制造产业基地。兴业银行以实际行动赋能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通过不断加大光伏产业金融供给,支持光伏产业一体化发展。
该行不仅支持了高纯晶硅、电子级多晶硅等光伏产业链上游重点项目建设,还向德令哈某发电公司、海南州某发电公司等产业链下游应用端发电企业发放项目贷款超12亿元,所支持的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2.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77.4万吨。
同时,该行积极探索“绿色+普惠”模式,创新推出“光伏贷”产品并上线“光伏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户安装屋顶光伏电站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2年末累计惠及近1.3万农户,放款超10亿元,年碳减排量超18万吨。
截至2023年6月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表内外融资余额1.80万亿元,其中,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降碳重点领域占比达到55.54%,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贷款余额1570亿元。
保护生物多样性,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在江苏盐城,长达582千米的海岸线上分布着53.12万公顷的近海与海岸湿地,被誉为“麋鹿的故乡、丹顶鹤的家园”。为助力湿地生态修复,当地通过“退渔还湿”、种植高碳汇湿地植物,实现控碳减排,并为鸟类提供食物及栖息地。
2022年8月,兴业银行向盐城市大丰区某企业发放贷款1000万元,该笔项目为全国首单基于自然生态修复的蓝色碳汇贷。据估算,未来20年内,所支持湿地修复项目累计固碳量可达1.75万吨,可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43万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该行经营活动及投融资活动,明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金融支持措施提出具体要求,成为国内首家制定并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的金融机构。
目前,该行已签署《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并制定全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探索开发并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能力。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领域,赤道原则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适逢兴业银行采用赤道原则15周年,在这一过程中,兴业银行吸收借鉴国际先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借助赤道原则的标准、方法、工具,为有效管理和防范生物多样性风险作出不懈努力。赤道原则为兴业银行带来一整套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赤道原则评审,该行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内嵌承诺性条款等措施,督促并协助企业主动防范、规避潜在的社会与环境风险。
在浙江温州,该行为苍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提供40亿元授信额度,在确保项目符合赤道原则相关条款后,兴业银行实现首笔放款,并督促建设单位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有效管理和防范生物多样性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兴业银行共计1515笔项目适用赤道原则,所涉项目总投资为56292亿元。
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兴业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擦亮“绿色银行”名片,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