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进: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时间:2023年第13期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兴业银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始终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认真落实金融业“三大任务”,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行落地生根。

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党的领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兴业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强根固魂,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着力健全党委理论中心组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全行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重点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培训,设立中共兴业银行党校,构建“5+N”培训课程体系,将党建与科技、业务、风控、领导力作为各项培训的5门必修课,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全覆盖、多主题培训,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全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血脉。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行党委会成员和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坚持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建立党委会议题审查、执行、监督全过程管理机制,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着力防范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向下衰减,构建以党建考核为首、以综合经营考核为主、以各个条线考核为辅的“党建+1+N”考核体系,将党建考核结果纳入对分支机构的年度考核结果并作为分支机构及其负责人评先评优的前置条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坚决摒弃“金融例外论”“金融精英论”等错误论调,切实严明党的“六大纪律”,持续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持续提升问责的力度和精准度,有效净化政治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022年,兴业银行进一步实施党建纪检改革,统一基层党建牵头管理部门,在分行和子公司增设一级部门纪委办公室16个,增加党建纪检专职工作人员164人,显著增强党建纪检工作力量,提升党建纪检干部队伍的斗争精神和斗争能力,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

胸怀“国之大者”,争当金融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化“国之大者”为“行之要务”,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担当金融主力军。

应对“三重压力”,助力经济大盘稳定。“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金融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兴业银行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天职和宗旨,持续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充分发挥综合经营优势,加大各类金融资源供给力度,推动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向好转变,支持经济平稳增长。2022年,进一步完善客户融资总量(FPA,Finance Product Aggregate)指标体系,积极为客户提供多元融资服务,年末客户融资总量余额达到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其中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长近5000亿元,居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位。

融入“三角循环”,支持发展模式转型。在内外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地产—基建—金融”旧三角循环转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兴业银行顺势而变,努力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持续提升业务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契合度。巩固基本盘重在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支持房地产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形成新的投融资方式。布局新赛道重在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着力推动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加快发展。强化新赛道上的经营管理创新,推出“链长制”营销服务模式、“技术流”融资审批模式等新机制,有效推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增强新赛道企业的融资可得性。2022年,兴业银行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行业贷款增量超过全行对公贷款增量的50%,全年对公普惠贷款、绿色贷款、科创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8.13%、40.34%、56.59%、67.14%、76.65%。

擦亮“三张名片”,服务重大战略实施。结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等经济社会重大战略和自身资源禀赋,着力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努力提升在新时代的服务能力和竞争优势。绿色银行协同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突出服务双碳战略,设立碳金融研究院,实施绿色金融人才万人计划,推动集团“全绿”转型。2022年末,兴业银行绿色贷款超过6000亿元,居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位,降碳领域绿色贷款占比超过50%。财富银行坚守“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源,强化客户资产配置理念,持续提升专业能力,有效助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2022年,兴银理财规模逆势增长,年末超过2万亿元,跃居我国银行业第三位。投资银行坚持“商行+投行”一体运作,秉持客户为本、商行为体、投行为用理念,积极整合全集团资源,搭建金融生态圈,努力为客户提供涵盖股债贷投、协同融资融智的多元金融服务方案。2022年末,全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近7000亿元,居我国银行业第二位。

顺应“时代之变”,加快数字化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兴业银行把握时代潮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生死存亡之战,切实以科技力量推动转型、赋能社会。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数字兴业。将数字化转型战略纳入整体战略规划,制定“构建连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态赋能银行”总体目标。建立数字化转型委员会,明确牵头负责部门,探索BA、SA、DA、UE四位一体的融合组织方式,完善数字化转型考核体系,强化数字化转型的统筹管理和组织推动。加大科技财务资源投入,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2022年科技投入83亿元、较2020年接近翻番,2022年末全行科技人才6699人、超过2020年末的两倍。推动全行积极开展数字化创新,“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大赛成为2023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金融科技赛道”核心赛事。

夯实基础工作,强化科技支撑。以“企业级理念、标准化方法”,推动业务架构和企业架构重塑,实施营销、财富、投行、运营、风控“五大企架工程”,推进流程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模型标准化、开发标准化、运营标准化“五个标准化”,焕新兴业普惠、兴业管家、兴业生活、钱大掌柜、银银平台“五大线上平台”,提高全行的共享、连接、融合能力。设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云原生、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业应用,稳步推进核心科技自主可控。建立企业级的数据管理部门和数据标准体系,逐步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质量、释放数据价值。顺应“东数西算”战略,制定和实施上海、福州、贵州三地算力规划,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弹性和持续供给能力。加强重大项目攻关,成为全国第10家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

坚守人民立场,提升服务质效。把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金融插上科技翅膀,更加高效“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探索以科技特派员为“友”、以物联网为“手”、以卫星为“眼”的乡村金融新模式,打通金融下乡的“最后一公里”,赋能乡村振兴。2022年,通过物联网、卫星遥感监测把“动产”变为“不动产”,破解畜牧业、渔业融资难问题,已在南平、三明、武汉、青岛、天津、昆明、太原等地监管猪牛羊等生物活体3万头,生物资产抵押融资业务超过3亿元。各类创新推动涉农贷款快速增长,2022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58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1000亿元。积极汇集行内外数据,把数据变为信用,让信用换来信贷,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由兴业银行建设并运营的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通过汇聚工商、税务、海关、人社等单位的数据,对小微企业精准画像,已累计为5.3万个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2200亿元。针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转不起、转不动”问题,积极开展科技输出,目前累计上线运行的中小金融机构318家,系统托管在兴业银行的中小银行188家。

打好“有备之战”,筑牢风险防控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兴业银行把防范风险作为永恒主题,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统筹发展和安全、自身安全和公共安全,全力维护大局稳定。

重构资产负债表,消除系统性隐患。坚决防范“脱实向虚”倾向,持续推进资产负债表重构,资产端着力推进表外进表、非标转标,负债端着力压降同业负债占比、扩大结算性存款规模,各项流动性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显著提升市场风险防控能力。2017~2022年,兴业银行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上升15.89个百分点至53.77%,存款在总负债中的占比上升4.17个百分点至55.67%,同业负债在总负债中的占比下降5.8个百分点至22.5%,满足不超过三分之一的监管要求。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防范风险的根本举措,持续健全职责分工明晰、相互制衡促进的“三道防线”,加强表内外信用风险管理,严防非信用风险演变为信用风险,深化特殊资产经营体系改革,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长期保持在我国银行业较好水平。2017~2022年,不良贷款率从1.58%降至1.09%,拨备覆盖率从211.78%升至236.44%。

聚焦数字化转型,应对非传统挑战。伴随线上经营、模型审批、数字驱动的业务比重不断提高,数字化转型相关风险对银行的影响不断加大,而且相比传统风险,隐蔽性更深、传染性更快、关联性更强,必须高度重视。兴业银行将数字化转型相关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守科技向善伦理,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构建模型和算法风险全面管理框架,制定数字化相关业务创新管理办法,搭建全行统一的数字化智能反欺诈平台,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常态化开展数字化环境下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力争各类新型风险始终处于可预警、可控制、可承受状态。

加强子公司管理,确保全集团安全。持续强化总行党委对子公司党委的领导和子公司自身的党建工作,不断完善“党委核心领导、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依法监督、管理层授权经营”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派出董事和监事作用,对子公司重大事项和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督导监督。尊重子公司独立法人地位,根据子公司所在行业、发展阶段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管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将各子公司均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风险偏好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对所有集团附属机构的全覆盖,定期描绘子公司风险画像,揭示潜在风险,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把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用足“改革之招”,塑造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兴业银行坚持将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一招,持续通过改革增强发展动能。

实施组织架构改革,促进战略落地。2022年,按照功能决定组织的方法论,实施科技、零售、企金等系列组织架构改革,提升战略履职能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科技板块由原来的信息科技部改为科技管理部、数据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突出科技的引领保障作用。零售板块把财富管理二级部升格为一级部,重组设立零售信贷部,组建零售平台部,推进私人银行部持牌经营,为零售成为全行压舱石创造更好条件。企金板块把绿色金融部和大型客户部合署,重组设立普惠金融部(乡村振兴部)、交易银行部(国际业务部),进一步明确和增强服务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建设的职责。

实施考核评价改革,激发组织活力。坚持大道至简,持续将考核指标向战略重点业务聚焦、资源配置向战略重点业务倾斜,建立困难分行帮扶机制、年度薪酬平滑机制,提高基层员工薪酬在薪酬总额中的比例,降低绩效奖金在薪酬总额中的比例,扩大递延支付覆盖面,加大追责追薪力度,探索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的激励模式,促进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业绩观,确保权责利匹配,提升干事创业积极性,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施人力资源改革,提升队伍能力。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制定数字化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化人才、高端型人才、综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工匠型人才七类人才计划,合理控制人力总量,持续优化人力结构,不断完善专业序列,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大力推动干部人才交流,显著加快干部年轻化步伐,认真落实干部“能上能下”要求,有效推动全行干部员工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水平。2022年末,全行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达到94.16%,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达到21.28%,中共党员占比达到34.56%,基本形成一支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干部人才队伍。